一道数学题|A Math Problem

一天遇到了一道题
点击图片查看大图

思考半天也不知道第三小问怎么做,幸好首项只有36种可能,枚举了[1,17]中的奇数就算出了答案,老师讲评时也用了枚举法算的,还画出了这幅图,让我有了一种图论题的感觉。

老师又让我们思考36改为其他数值的情况,然而我并不能想出来,又想到仿佛可以用图的方法做,于是就写了一段算了一下。结果如下:

这有什么规律吗?去问了老师,结果老师回复

是我想太多了。

好久没做过题了,也比较懒,数据量也不大,就比较暴力了,代码如下: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27
28
29
30
31
32
33
34
35
36
37
38
39
40
41
42
43
44
45
46
47
48
49
50
int main()
{
/*
a₁<=2x,
aₙ₊₁= 2aₙ,   aₙ<=x
   2aₙ-2x , aₙ>x
题目中x=18
*/
int a[260][260];
int m;
for (int x=1;x<=100;x++)//aₙ的最大值为2x
{
int ans=0;
for (int i=1;i<=255;i++)
for (int j=1;j<=255;j++)
a[i][j]=1000;//初始化
for (int i=1;i<=2*x;i++)//aₙ₋₁的值为i
{
//计算aₙ的值
int j;
if (i<=x) j=2*i;
else j=2*i-2*x;
a[i][j]=1;
}
//算边
for (int i=1;i<=2*x;i++)
{
for (int j=1;j<=2*x;j++)
{
for (int k=1;k<=2*x;k++)
{
a[j][k]=min(a[j][k],a[j][i]+a[i][k]);
}
}
}
//计算元素最大个数
for (int i=1;i<=2*x;i++)
{
for (int j=1;j<=2*x;j++)
{
if (a[i][j]!=1000) ans=max(ans,a[i][j]);
}
}
ans++;//点数=边数+1
m=2*x;
printf("%d %d\n",m,ans);
}
return 0;
}

解答最后有这么一段话:

事实上,规律是:
首项是整数时,第二项是偶数,第三项是4的倍数,任意一项不超过36
(1) 如果首项是3的倍数,那么由第二问的结论,每一项都是3的倍数,那么第三项是12的倍数,只能是12或24或36,于是由递推关系,第三项起最多2项,考虑前两项,M的元素最多4个,实际上M的元素个数可能是1或2或3或4
(2) 如果首项不是3的倍数,则M中的元素均不是3的倍数,所以第三项可能是4、8、16、20、28、32其中一项,那么以后形成这6项之间的循环,于是考虑前两项,M中元素最多8项,实际上M的元素个数可能是6或7或8
综上,M的元素个数最多为8个,当首项为1或5或7或11或13或17或19或23或25或29或31或35时取到。